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女诗人露易
2022/11/9 来源:不详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正式揭晓,来自美国的诗人LouiseGlück获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Glück)简介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Gluck),年出生于纽约,现居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美国桂冠诗人(-),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等。除了写作,她还是耶鲁大学的英语教授。
年10月8日,露易丝·格丽克获得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人物经历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Glück,—),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年美国桂冠诗人,耶鲁大学驻校作家,耶鲁青年诗歌奖评委。
露易丝·格丽克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离开高中后曾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但均未毕业。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自《阿勒山》开始,她的每部诗集都是精巧的织体,可作为一首长诗或一部组诗。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诗集随笔
《头生子》(Firstborn),
《沼泽地上的房子》(TheHouseonMarshland),
《下降的形象》(DescendingFigure),
《阿基利斯的胜利》(TheTriumphofAchilles),
《阿勒山》(Ararat),
《野鸢尾》(TheWildIris),
《证据与理论》(ProofsandTheories:EssaysonPoetry),,诗随笔
《最早的四本诗集》(TheFirstFourBooksofPoems),,合订出版
《草场》(Meadowlands),
《新生》(VitaNova),
《七个时期》(TheSevenAges),
《阿弗尔诺》(Averno),
《乡村生活》(AVillageLife),
中文版本
年,格丽克诗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并收录早期五本诗集《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的精选之作。
人物评论
在维吉尔之前、之后,一连串的史诗诗人和抒情诗人展示过他们进入冥界的危险旅行……格丽克在这些杰出的诗人中间挣得了一席之地。——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
诗歌欣赏
飞翔的寓言
露易丝·格丽克
.
一群鸟正飞离大山的一侧。
黑色映着春天的傍晚,初夏的青铜色,
升起在苍茫的湖水之上。
.
为什么那个年轻人突然被扰动,
他的注意力从他的同伴身上滑落?
他的心不再是整个地被分开;他正费力思考
如何满怀同情地述说这些。
.
此刻我们听到其他人的嗓音,正穿过图书馆,
飘向露台,夏天的门廊;我们看到它们
正回到它们通常的位置:各种吊床和椅子,
老屋里的白木椅,正重新排列着
那些条纹坐垫。
.
鸟儿飞往何方重要吗?甚至它们是哪种鸟
重要吗?
它们离开这里,这是关键,
先是它们的身体,然后是它们的悲鸣。
从那一刻起,对我们来说不复存在。
.
你必须学会用这种方式思考我们的激情。
每个吻都是真实的,然后
每个吻都留下了大地的面容。
奥德修斯的决定
露易丝·格丽克
.
这位大英雄背弃了那座岛屿。
如今他再不会死在天堂,
再不会听到
天堂的竖琴,在橄榄树间,
在清澈池塘边的柏树下。时间
.
现在开始了,他又一次从中听到
脉搏跳动,那是大海的
讲述,曙光在它的力量最强时来临。
那把我们带来的
将引领我们离去;我们的船
在港湾色彩斑斓的水上起伏。
.
如今咒符已解。
还给他吧,他的生活
那是只会向前行进的大海。
劳累
露易丝·格丽克
.
整个冬天他睡眠。
然后他起来,他剃须——
花了很长时间又成为一个男人,
镜子里他的脸上覆盖着黑须。
.
此刻大地像一个女人,等待着他。
一种巨大的希望感——是它将他们结合一起,
他自己和这个女人。
.
如今他必得去整日工作,证明他配得上他所拥有的。
中午:他累了,他渴了。
但如果他此刻放弃,他将一无所有。
.
汗水布满他的背和双臂
像他的命从他里面涌出
无可替代。
.
他干得像头牲口,后来
像一架机器,没有感觉。
但那结合将永不破裂
虽然如今大地回击,在夏日炎热里疯狂——
.
他蹲下,让灰尘从手指间漏下。
.
太阳落下,黑暗到来。
如今夏天结束,大地严酷,寒冷;
路边,几处零星的火燃着。
.
无物保留爱,
只有生疏和仇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已分别于10月5日-7日陆续揭晓,其余奖项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分别于9日和12日陆续揭晓。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12月将不再举行传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颁奖仪式将改为线上举行。
泰戈尔:印度诗人,年获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代表作品:《新月集》《飞鸟集》《沉船》《戈拉》。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年获奖。
获奖理由:“向他文学作品中的崇高理想主义,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表示敬意”。
代表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约翰·克利斯朵夫》。
叶芝:爱尔兰诗人,年获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代表作品:《凯丝琳女伯爵及其他传说和抒情诗》《青春岁月的幻想曲》《当你老了》。
萧伯纳:爱尔兰作家,年获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的刺激性讽刺,常涵蕴著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代表作品:《圣女贞德》《华伦夫人的职业》《卖花女》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年获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
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马尔巴罗公爵传》。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作家,年获奖。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代表作品:《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年获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代表作品:《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古都》。
年:彼得·汉德克。
获奖理由:“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代表作品:《骂观众》《卡斯帕》《试论疲倦》
年: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
获奖理由:“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代表作品:《镜子里的城市》《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年: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获奖理由:“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
代表作品:《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被埋葬的记忆》。
年: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
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代表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时代在变》《像一块滚石》。
年: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代表作品:《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年: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获奖理由:“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代表作品:《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年: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品:《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
年:中国作家莫言。
获奖理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代表作品:《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
年:瑞典作家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获奖理由:“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代表作品:《途中的秘密》《看见黑暗》《悲哀贡多拉》。
年: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获奖原因:“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代表作品:《绿房子》《城市与狗》《酒吧长谈》。
年: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
获奖理由:“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代表作品:《光年之外》《河水奔流》《呼吸钟摆》。
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获奖理由:“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
主要作品:《诉讼笔录》《少年心事》《战争》。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