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种质创新,打造观赏植物中国芯

2023/7/26 来源:不详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极为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是世界花园之母。植物资源种质创新与可持续利用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

上海植物园科研人员始终把植物创新利用摆在科研核心位置,以工匠精神潜心植物资源研究与新优品种培育,为观赏植物注入“中国芯”,助推我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植物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在山茶、杜鹃花、木兰、海棠和鸢尾等类群的培育与推广上取得丰硕成果。

山茶

长三角地区山茶的应用主要以国内传统品种为主,存在品种和应用形式单一、品种退化、栽培养护难等问题。山茶喜酸性土壤,而上海地区土壤偏盐碱性是山茶栽培的重要限制因子。针对以上问题,上海植物园山茶创新团队充分利用我国山茶属连蕊茶组(Sect.Theopsis)资源的优势,逐步确立了“束花茶花种质资源创新计划”,以培育高观赏性和强适应性的茶花新品系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

上植华章

上植月光曲

玫玉

玫瑰春

金叶粉玉垂枝粉玉上海植物园自主培育的山茶新品种束花茶花品种系列具有新颖独特的园艺观赏和景观应用价值,在适应性上突破了传统茶花的不耐轻度盐碱和日晒的弱点,拓展了茶花的应用范围。在育种技术上探索连蕊茶组山茶远缘杂交败育机理,并克服杂交障碍,获得新的杂交种质,目前已选育束花茶花新品种21件,其中15件获国家林业局新品种授权,1件获美国专利;深入研究杂交后代早期鉴定的分子技术,提高了育种效率,并为实现定向育种准备了技术基础。此外针对束花茶花品系开发配套了扦插繁殖专利技术,提高了繁殖系数和实现了新品种产业化育苗,以新品种使用权许可方式与企业合作建设了2个示范性繁育基地;开发了配套栽培技术和工程化技术,在我国多个省市和上海多个区推广应用,并开拓国外市场,与法国签署了试种协议。

束花茶花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毛奕云供图)

工作人员正在对束花茶花进行整形修剪

杜鹃花

上海气候高温高湿,土壤偏碱性且黏度过高,而杜鹃花喜酸性和疏松土壤,绿地养植难度极大。杜鹃花研究团队以提高杜鹃花的本土适应性和观赏性为目标,潜心优良资源筛选、种质创新关键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针对我国木本花卉育种技术研究滞后和育种周期长的问题,开展抗逆、观赏性状遗传分离规律和杂种早期鉴定分子标记研究,为木本花卉定向育种和缩短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支持。

粉云

玉秀

艳秀胭脂

上海植物园自主培育杜鹃花新品种

(年授权)

近5年内,收集保存杜鹃花资源多份,开展了资源系统评价筛选和抗逆性研究,获得优良种源的杂交家系20多个,选育抗逆性优良的子代株系30多个,其中获国家林业局授权杜鹃花新品种4个。在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发了映山红亚属杂交后代早期鉴定分子标记,解析了不同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规律和重要亲本的花色呈色分子机制,为杜鹃花的定向设计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团队已经建立了杜鹃花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和菌根研究技术体系,开发优良菌株和接种技术,主持编制完成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杜鹃花绿地栽培养护技术规程》,为自主产权的杜鹃花新品种推广准备了栽培技术基础,并且已经支撑了国内外杜鹃花新优品种在上海绿地景观中的应用示范。

杜鹃花在绿地中的应用(黄岭供图)

工作人员在进行抗逆性筛选试验

木兰

上海植物园于建园之初就注重木兰科植物的引种、筛选工作,已引入木兰科植物8属近个种(含品种),储备30多个家系的杂交实生苗0余份,是华东地区木兰科植物新品种收集最多单位之一。上海植物园建有木兰科植物资源圃和木兰专类园,总占地面积超过6公顷。

天目玉兰望春玉兰

宝华玉兰

星花玉兰

上海植物园筛选的木兰新优品种

近5年来,上海植物园完成了上海市农委和上海市林业局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目前有国际植物园保育联盟(BGCI)、国家林草和草原局和上海市林业局分别资助课题各1项,已逐步形成木兰科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和标准化栽培养护技术体系,在木兰科植物收集、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新品种选育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木兰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木兰人工杂交

海棠

海棠花作为传统名花在园林绿化中需求的潜力很大,在上海目前新优品种收集数量较少,一些优良品种繁殖技术较难限制了该类良好的花灌木材料推广应用。海棠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木本海棠植物资源调查、种质创新、综合评价、栽培和繁殖关键技术攻关等相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从种质收集、杂交育种、栽培繁殖技术研究等为一体的种质创新体系。

‘红满棠’海棠‘雪玉’海棠‘翠玉碗’海棠‘墨菊棠’海棠上海植物园自主培育的海棠新品种现已收集国内外海棠类资源近份,获得杂交优良株系余份,国家林草局授权新品种18件,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海棠品种综合筛选评价体系,筛选海棠优良品种20个。优化了容器苗栽培技术和嫁接繁殖技术,提高了繁殖效率和苗木培育质量,编制了海棠栽培和繁殖技术手册1份,发表相关科技论文7篇。在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期间,海棠研究成果获得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优秀奖。建立海棠苗木繁育及示范基地2个,储备优质苹果属海棠类苗木近万株,将海棠新优品种已在上海徐汇区、崇明区、静安区等城乡绿化建设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棠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工作人员正在采集海棠品种图片

鸢尾

鸢尾文化底蕴深厚,株型优雅,花色丰富、花型奇特,生态类型多样。鸢尾研究团队以长三角地区适生的鸢尾类群为重点,长期致力于鸢尾鸢尾属收集、综合评价、抗逆性研究、种群遗传学、遗传育种学等研究,初步形成了鸢尾创新研究体系,积极推进我国鸢尾研究与产业新格局建设。

上海植物园自主培育鸢尾新品种目前,上海植物园从国内收集保存野生鸢尾属植物40余种,引进鸢尾园艺品种余个。研究团队曾获中国林学会梁希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发表鸢尾类著作《湿生鸢尾:品种赏析、栽培及应用》、《花菖蒲:资源保护与品种赏析》和《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鸢尾科卷》,发表论文30余篇,发布地方规程1项,申请专利2项、申请农业部新品种5个、国际登录鸢尾新品种32个。上海植物园为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鸢尾专家委员会依托单位,先后组织全国级会议3次,联合鸢尾研究同行发起了全国鸢尾产业联盟倡议。率先建立鸢尾繁殖技术规程,在上海市指导建成鸢尾专类园5个,并将鸢尾新优品种规模化栽培和繁殖技术在浙江、江苏、江西、云南和山东等多个省市进行推广示范。鸢尾研究基地工作人员在统计杂交后代萌发状况如何将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种优势,然后再到产品优势,最后化为产业优势,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究的课题。未来,上海植物园将结合传统杂交手段与现代育种手段,进一步完善观赏植物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持续利用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培育高抗性、高观赏性的优质观赏植物新品种。

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1.游客入园须凭实时随申码(截图无效)或本人有效身份证,通过“数字哨兵”查验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核酸报告时间为准)。体温超过37.3℃、持健康码黄、红码人员谢绝入园,并配合做好流调和管控工作(具体根据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

2.园区开放时间为6:00-18:00,游客可从2号门(龙吴路号)或3号门(百色路号)出入;残疾车辆统一从2号门出入。由于施工封闭管控需要,4号门临时通道暂停使用。

3.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公共区域须配合“场所码”查验。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做好防疫各类措施,保护好游客健康安全,恳请大家对上述规定予以理解并支持!

入园须知

上海植物园开放时间为6:00-18:00,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市民游客在有限开放后能拥有安全的游园环境,请大家提前线上预约,错峰出行。

游园须知

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区域配合场所码查验。

来园交通

公共交通:

龙吴路龙水南路站:56、、大站车、、、、、、、上奉专线、南川线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南南线

自驾车:

上海植物园目前开放临时停车场1个,位于龙吴路百色路路口(百色路77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