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营第一期之九书房水孩儿

2025/3/14 来源:不详

写作训练营第一期

09

书房

1

文/水孩儿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是什么时候从冀东流浪到内蒙古的,我已经忘记了。唯一没有忘记的是我从小到大的读书梦。

儿时,爷爷家的柜箱是我的书房,我在那小小的柜子上读完了四大名著,写完了十几万字的《新聊斋》。上学后,摆摊的叔叔家破旧的排子车是我的书房,我在排子车上结识了冯骥才、贾平凹、张贤亮、席慕蓉、三毛……完成了第一部文集《妹妹,你是一滴纯净水》,长大后,我开始流浪,从冀东到北京,从北京到包头,天地是我的书房,我在人生这本大书中寻找着我的梦想和远方。

十几年前,当我终于在草原上这座被称为鹿城的城市定居后,我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房。

儿时因为读不起书,就央求村里买破烂的乡亲们买来百家书给我读。长大后买得起书了,便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买书。再加上自己写书,给书画家写评论,这样几年下来,房子买了几套,书房也有几间,可是,将千幅画万卷书堆在最大的书房里,仍是感觉拥挤。于是,就想,能不能腾出两套房子来,专门做书房呢?

两套房子,一套在黄河北,一套在阴山南。远离闹市,隐于山水之间,立于僻静之处,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书房简陋,却也熠熠生辉。每个客厅里都是用整面墙那么高那么长的书架装饰起来的书墙。当然,对我来说,书墙不仅仅是装饰,每本书都是我的灵魂知己,我熟知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同熟悉我的每一根毛发,每一次呼吸,每一场喜怒哀乐。从远古到诗经,从唐诗宋词到冀东民谣,从尧舜禹到秦始皇,从五代十国到平民百姓,从民国文人到莫言、贾平凹、冯骥才……从周梦蝶到余秀华……每一本书都是我的密友,每一个作家都是我的知己。

当然,还有一套书房专门用来放我自己的书,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比如《妹妹,你是一滴纯净水》,比如《魔幻小狼窝》,比如《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比如《一朵云》,比如《一本草》,比如《鸢尾集》……当一摞摞的书变成一摞摞厚厚的快递单,我有不舍也有欣慰:不知道鸢尾花开在谁家?不知道一朵云飘到了谁家?不知道一本草长在谁家?不知道这些书籍唤起了谁的梦?

卖了自己的书我都会换成名家的书。这样,自己的书越来越少,名家的书越来越多。我也把自己读过的书经过咀嚼、揉碎,再重塑,分享给书友们听。我的生活极简,除了读书、写书,就是讲书。我的内心丰盈,怎样的风霜雨雪在我眼里都是美丽的风景。

曾有读者问我,独居山野,你孤独吗?我笑,你若有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名家做知己,你会孤独吗?你若有花草树木猫狗鱼虫做朋友,你会孤独吗?远离世俗,也就少了世俗,亲近自然,也就多了自然,当我们抛弃名利独精神与天地往来时,你才会发现读书的乐趣,天地之美才是大美,灵魂之爱才是大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读书是一种修行,在所有的宗教中,文学为最高境界。因为它包容了道教、佛教、基督教……在文字中修行,也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我常对朋友们说,我的人生还没开始呢,我把我的艺术生命定为五十岁开始。我现在要做的是多读书,再多读书,多修行,再多修行。五十岁之前,我要把我的两套书房变成小型书店,而五十岁之后,我要将自己变成一座移动图书馆。

包头最美书友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