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鸢尾 > 鸢尾功效 > > 含光塔前草木盛

含光塔前草木盛

2023/6/4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www.xxzywj.com/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灯下漫笔

含光塔前草木盛

  

  海滩乐曲黄瑞芳摄

  敖江是连江县的母亲河,发源于古田县北部山区,大部分在连江县流淌并最终汇入大海。在连江县西北敖江南岸,有一个十分形象地显示了地理方位的乡镇——江南乡。就在敖江之畔田畴之间耸立着一座突起的小山丘,这座名为斗门山的小山丘并不高,但因为敖江水的滋润,便有了些许钟灵毓秀的韵致。屹立在斗门山顶的含光塔、静卧在斗门山间的含光寺,都值得一访。

  清朝文人周朝宗曾作《含光塔》诗一首:“七层雁塔势凌空,螺级盘登曲折通。三柱笔峰城阙左,一江潮水海门东。摩崖细认前朝字,勒石大书故老功。百丈罗星临太乙,天然形胜画图中。”这首诗既简述了含光塔的外形,也介绍了所在的周边方位。诗中所述的“三柱”指的是含光塔周边覆釜峰顶的三座山峰,而“笔峰”指的是对面的文笔山。“一江潮水海门东”说的是从山脚流贯而过的敖江,向东不远即汇入大海。“故老功”则说到建造这座塔的主人了。

  据县志记载,含光塔由“明邑人吴文华造。”吴文华原籍连江凤城,明嘉靖年36岁时中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晚年归乡后捐田兴学、架桥修路,造福乡梓,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的实事、好事、暖心事。含光塔就是在他的倡议并主持下重建的。

  含光塔是一座七层八角飞檐楼阁式的高塔,高26.87米,矗立于斗门山巅,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即年,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塔由本地产的红砖砌成,这一建筑材料建造的塔如今在全国仅余两座,另一座在河南省开封市。塔的底部为石砌塔基,边长为2米,底座第一层高4米,向上攀升时逐层缩小,至塔顶呈圆锥形。站在塔基抬头仰望,但见一座白塔高耸云端,尖尖的塔顶直刺苍穹,给人一种宏大旷远的气魄。含光塔的第一层至第六层内立有砖砌的塔心柱,柱上设有十余处佛龛,柱尖与塔壁有花冈岩石相衔,以确保塔身的稳固。狭窄的三角形石阶以石柱为轴盘旋而上直至塔顶。一至六层每层均开一扇门,第七层的顶尖处建有八角攒尖顶,檐下立一石匾上书“含光塔”三个大字,旁边的落款为“大明万历十六年,孟春吉旦妙贞募缘造”。

  沿螺旋形石阶侧身攀缘,费了一番力气登临塔顶,探身向外登高远望,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东望敖江蜿蜒流淌,入海处海天苍茫;西看县城高楼林立,傍晚时灯火璀璨;远眺覆釜三峰雄峙,朦胧间云蒸霞蔚。好一派田园胜境乡野风光。

  含光塔自建成以来,历朝历代皆进行修缮和维护。近年的一次大规模维修是在年。工程技术人员对含光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发现塔身向东南方向倾斜1.20度,且塔内有多处裂隙,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于是当地政府启动了修缮工程,对塔身进行扶正加固,更换损坏的石构翘角,修补塔身的裂缝,在塔顶增设一尊葫芦形的塔刹,并在红砖外加砌一层保护层,使原先的旧塔容光焕发再现辉煌,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如今耸立于斗门山顶的含光塔已成为连江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当地政府以斗门山为中心修建环山休闲步道,在敖江滨建起湿地公园。漫步在园内栈道上,小径两侧鸢尾、菖蒲、美人蕉等植物鲜花竞放,芦苇、花叶竹等水生植物郁郁苍苍。在丰沛水草、旖旎山川之间,抬头遥望含光塔,更觉雄伟高大。

  在山腰的含光寺,是连江县多个寺院中较为知名的一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追溯历史,含光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累年数次修缮,几经兴废。现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寺院是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寺院依山面城,坐北朝南,建成不久的大雄宝殿外观清爽整洁,高大肃穆,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观。旧的大殿正门高大石柱上曾镌刻着一副藏头联:“含在名山开佛阁,光从法雨惠人寰。”

  大殿后山坡上有一座旧有的小殿名为财神殿,这是原含光寺的遗存。在这小殿门前立有两块石碑,一为乾隆年间(年)所立的“重建含光寺碑”,碑文中记载了此寺为明朝曾任兵部尚书的吴文华募捐修建,并划出田亩若干充做寺产,以保证寺中一切经费的用度,并详细说明了寺产田亩的范围及数量。另一碑为年重修庙宇时立的。碑中一笔笔账目记录了某人捐资的数目。这两块石碑保存完好,成为研究寺院历史的活教材。

  财神殿旁有一株高大茂密的古树,名为重阳木,据悉为明朝兵部尚书吴文华栽植,距今已有多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挺拔,须三人方能合抱;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人带来阴凉;春夏交替之际绽放出鹅黄色的花朵,绿叶婆娑,黄花纤秀,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微风吹拂,绿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遍地落英,仿佛一曲悠久绵延的吟咏。

(全文共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