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栽培技术与生态习性
2023/5/7 来源:不详一、植物特征及品种
西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属),别名藏红花、番红花。多年生宿根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cm,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花期10--11月,果期11--12月。
西红花商品有干红花和湿红花两种。干红花(生晒红花)为弯曲的细线形,橙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柱红棕色,长2.5~3cm,基部窄,向上则稍微宽大并内卷成筒,直径约0.5mm,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内方有一-裂缝长1.5~2cm。有时带有部分橙黄色花柱。质轻,易折断。人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染水成黄色。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湿红花性状与干红花相似,但全体呈棕红色,其油润光泽,摸之有油润感,易黏成团。余与干红花相同。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态习性
西红花属亚热带植物,喜温和、凉爽,怕炎热,较耐寒。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西红花适温为1~19℃,2--4月温度为5~14℃。西红花在我国北方-18℃温度下采取防寒措施即可安全越冬,南方高温25℃情况下适当遮阴,就能延长西红花的生长时间,利于西红花的球茎增重。西方国家多采用露地开花,球茎繁殖;我国多采用室内开花,大田繁殖。西红花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与种蒜相仿。
(二)生长发育特性
西红花生长期分为室内开花与大田繁殖种子两个阶段,各为天左右。室内培育管理,从起土到6月中旬为全休眠期,6月中旬末至7月下旬为同化叶分化期,室温保持23~28℃,不能超过30℃,同化叶停止分化。8月中旬至9月中旬系花芽分化期,室温保持24~27℃,湿度80%,9月中旬末至10下旬初系引盛期,室温保持23℃,湿度80%。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系开花期,室温保持16~20℃,湿度75%。室温超过20℃,容易产生死花烂花。因此,如遇高温,空气湿度高,应采取预防措施。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根据西红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宜选择冬季较温暖,光照充足,疏松肥沃的地块。西红花喜轮作,忌连作。前茬以豆类、玉米、水稻等为佳,也可在果园内间作。北方冬季气温低,追肥不方便,施足基肥很重要。结合翻耕每亩施kg石灰或15kg五氯硝基苯消毒,以氮肥30kg、腐熟饼肥kg作基肥。整细耙平按南北向挖沟畦,畦宽1.3m,高30cm,畦面呈龟背形,畦间距30~40cm。
(二)繁殖方法
1.球茎的处理
西红花球茎上有主芽和侧芽,主芽开花,侧芽不开花,每个芽都可形成一个小球茎,母球茎可长6~15个小球茎,若不抹芽,则小球茎越来越多,8g以下球茎不开花,花的产量越来越低。为了保证来年高产,必须彻底剥除侧芽,一般球茎20g以下的留1个主芽。有实验表明,西红花经多次去芽可增产27%左右。
2.播种
露地栽培西红花宜在9月。早栽种,早出苗,先发根,后发芽,植株生长健壮;迟则先发芽,后扎根,植株生长亦差。室内开花的球茎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室内把80%的花采摘后,立即移裁于大田;另20%的花在田间采摘,栽前把球茎按大小分开,大的稀些,小的密些。一般株行距20cmx20cm,开沟深10em左右,球茎芽头向上,按球茎的2-2.5倍高度,即3-6cm覆土。球茎深栽也是培育大球茎的方法之-。栽后浇透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左右出苗。
五、采收加工
(一)采收
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红花地上部分枝叶逐渐变黄,便可用铁耙从畦的一端小心起挖。西红花室内和大田的花期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以每天9-11时开花最盛,花朵色泽鲜艳。室内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采花;室外花朵在开的第1天8-11时采摘,采晚了柱头易沾上雄蕊花粉影响质量。
(二)加工
地上部分挖出后,除去枝叶残根,在田间晾晒两天,再收贮室内。收贮时要按照健病、完损、大小标准进行分株,分门别类贮存。贮敞室要少光、阴凉、通风,地面最好是泥土地,室内要保持干燥。花朵采后剥开花瓣,取出雌蕊花柱和柱头,以三根连着为佳。摊于白纸上置通风处阴干,量大可用烤箱烘干,避光密闭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