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泠春拍世纪先导林风眠风轻

2025/4/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现在,我已活到我祖父的年岁了,虽不敢说是像他一样的勤劳,但也从未无故放下画笔。经历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

——《林风眠全集》画家自述

一年前,在西泠春拍中隆重推出的“风在起时-纪念林风眠诞辰周年特别专题”中,六幅林氏作品皆创作于年及以前。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众多买家的喜爱和出价,最终六幅作品以总价.5万元成交,在西子湖畔为这位老校长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诞辰周年大礼,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林风眠非凡的笔墨风采和一代大师对我国绘画艺术所作出的贡献。

一年之后的西泠春拍中,西泠拍卖油画雕塑部再次隆重推出“世纪先导·林风眠专题”,其中最为精彩的三幅作品皆作于年之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被迫放下教职,后又迁居上海、香港等地,余生以画为伴,也就是其艺术生涯中的“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

就题材而言,这些画作主要描绘了风景、仕女、禽鸟、花卉、静物和舞台人物。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对现实人世的实感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减少甚至不见了。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

有学者对他这时期的审美情调作过简单概括,说它们“有明快、艳丽、热烈、清淡、幽深、忧郁、寂寞、孤独、活泼和宁静”并在总体上“涌动着大自然的生命,编织着美和善的梦境”。

▲西泠春拍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

林风眠(-)渔舟

纸本彩墨

签名:林风眠

钤印:林风暝印(朱)

出版:1.《林风眠》图9,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2.《中国民初画家》年三月刊P64,艺术家出版社,年。

3.《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图41,上海学林,年。

4.《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图41,上海学林,年。

66.5×68.5cm

林风眠作品中的寂寞孤独感是诗意的、美的。这诗意既来自艺术家对自然对象(亦即移情对象)的亲切和谐关系,也来自对个人情绪的一种审美观照。而这,又深植于他的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和人生际遇。

根据最早的出版时间,我们可以推测出《渔舟》应该作于解放后的上海时期(-年)。那时,才华横溢的他受到排挤,被迫免职,移居上海。年秋,林风眠为了保护妻女,独自一人留在国内,开始了长达36年的独居生活。画面上那个望湖而立的孤独渔夫,应该就是画家自己吧。

林风眠上海旧居现貌

《渔舟》的出版从年一直到年,可见这是林风眠那个时期的彩墨代表作,不论是从绘画题材还是尺寸来看,都非常经典。此年代的作品大多毁于文革伊始,《渔舟》得以完好保存下来,实属珍贵。

此外,林风眠笔下的女性,总是那么特别,让人难忘。她们那么柔美那么高雅却又那么坚强,她们有的是台上的人物有的是生活中的朋友,一头浓密的长发或散或盘,她们劈荆斩棘她们自有担当,自带侠女风范。林风眠统称他笔下的女性为“仕女”,正是一个个凝聚了东方美的艺术化身。

《抱猫仕女》中的女士有着一双绝美的柳叶眼,眼神温婉却坚毅。猫也是他所钟爱的小伴侣,陪伴他度过一个个孤独难熬的日子,所以画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林风眠(-)抱猫仕女

钤印:风(朱)

说明:本拍品为白书章旧藏。林风眠一生命运多舛,幸得有身边一些朋友的倾力相助和精细照料而免于饥馑病疫。先生也多以画作相赠,以知己相待。本幅作品即是林风眠赠予白书章的一幅佳作,可证两人相知投契之缘分。

69.5×68cm

藏者简介:白书章(-),曾任上海市卫生局首任党委书记,上海市园林局党委书记,上海市文管会委员。白书章先生是一位颇有雅怀的老干部,擅长篆刻制砚,工作之余,热衷书画收藏,与林风眠、来楚生、唐云、谢稚柳、钱镜塘等众多书画名家、鉴藏家相与往返,结为好友。

整幅画几乎没有轮廓线,全靠水墨点染变化,彰显出艺术家极强的水墨造诣。极少的色彩嵌入,使得画面层次丰富、生动有活力。

画家在上海寓所的照片,拍摄于年

年至文革前,林风眠以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坚持创作、编著、外出写生,并于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其作品赴多地参加展览。年上海美协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林风眠画展》,展出作品近70幅。此展览后在北京中央美院陈列馆展出。年,《林风眠画展》在香港大会堂举行。

林风眠(右二)在上海期间,参与古代书画鉴赏

资料显示,白书章年9月任上海市环境卫生局党委书记,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结合《抱猫仕女》的画风画貌以及林、白二人的境遇,可以推测出这幅作品也是作于文革前,并得到了白老及家人的妥善保管。

林风眠(-)鸢尾花

签名:林风眠。

出版:《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P-,西泠印社出版社,年。

展览:“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浙江美术馆,年10月。

67.5×67.5cm

年,林风眠被获准出国探亲,并从此移居香港,直至逝世。在港十几年,他数度赴法国探亲,重游了阔别60载的巴黎,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举办了个展。相对于之前的生活,香港已经给予了他最舒心、自由的晚年,但他年逾八旬,习惯了安静生活,不轻易待客,也极少参加社交活动。所开办的几个个展,应该就是林老晚年最热烈的社交活动,那是一种对自己十几年的艺术生涯“缺席”的补偿。

林风眠(-)风景

48.5×67cm

林风眠(-)双鹭

展览:“林风眠画展”,株式会社西武百货店,东京,年12月。

说明:本拍品为西武百货展览原框装裱,画框由中侨国货艺廊统一制作并运送日本。

66.5×66.5cm

彼时,定居香港的林风眠分别于年和年亲赴日本举办个展,都是由西武百货主办。这件《双鹭》保持着参加西武百货展览时的原框原貌,出于晚年林氏之手。画中流畅的线条、淡雅的设色、成双的白鹭,是如此的行云流水、风轻云淡。

年傅益瑶(右)拜会林风眠,摄于宋之光(原驻日大使)东京寓所

对于白鹭这一林氏笔下的常见主题,傅抱石之女傅益瑶曾在《我的东瀛岁月》中写道:林风眠他是追求心灵感受的人,小时候在广东农村呆过,鹭飞过,看在眼里,一辈子就忘不掉,所以才画。林风眠的故乡,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他家的祖屋敦裕居便是临水而建,林风眠从小临水而居。

林氏租屋敦裕居(位于阁公岭村三口塘梯排下,由广东梅县林氏六房长子十一世创建)

在年东京一份很有影响的《艺术公论》上有一篇推介林风眠画展的文章,作者署名赵宝智。文章中写道:林风眠所表现的境界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就是安静的画面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林风眠(-)荷塘

说明:台湾传家艺术拍卖年秋拍中国美术精品专场图录号。

64×69cm

“永葆青春”——年林风眠为国美建院六十周年校庆题词

年,林风眠在第二次日本个展期间,接受了NHK电视台的访谈,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在水银灯照射之下,同时面对主持、翻译,及观众,斯文淡定,笑容可掬,一点也不以为意……在短短的对话中,林老思路清晰地道明了自己的美学思想:“美丽的地方总是在线条里面,表现在变形里面”。

年,时年九十岁的林风眠接受NHK电视台访谈视频截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