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河源国家级湿地公园2022年保护修
2023/9/8 来源:不详年以来,山西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以打造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科普宣教为一体的黄土高原河流源头类型国家湿地公园为目标,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多点聚力强化湿地保护,多策并举推进修复治理,持续保护恢复沁河源水系,持续优化提高湿地水源质量,做足“水”文章,以林草行动展示“三园”(湿地生态园、森林康养园、生态科教园)风采。
实施湿地保护工程。通过人工修复自然土堰,扩大水域面积,加大水域总水量,在沼泽地内部栽植水生植物按块栽植芦苇、菖蒲、鸢尾草等水草植物,持续改善沼泽地水禽类栖息地,为湿地鸟类营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实施湿地恢复工程。采用机械开挖及人工开挖疏浚、拓宽河道,在下游部位设置潜坝,改善水流条件,持续修复湿地公园东西两侧水岸线。针对湿地公园及巡护道路周边植被退化严重的地段,垫土播撒草籽高羊茅、早熟禾、苜蓿等适生草种,促进植被恢复。实施微地形改造,丰富景观要素,恢复构建良好的湿地栖息环境,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繁殖地)。利用河岸边的沙土、石块及淤泥修复渗漏河床,调整河势,固定河势流路,改善水流条件,以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实施湿地宣教工程。融合互动展示,开展宣教布展,布设“中国湿地、山西湿地、科研监测、沁河源映像、动植物标本室、3D互动”六大板块,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集中展示沁河源人文、山水与湿地的融合之美。依托“湿地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共同呵护大美湿地。
实施湿地监测工程。更新维护监测设施设备,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水文水质和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持续监测,强化日常监测,摸清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变化情况。
沁河源湿地公园持续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了沁河源头生态补水系统的稳定,为褐马鸡、红尾溪鸲、红嘴长尾蓝鹊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形成了全社会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浓厚氛围,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了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