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京中山植物园90岁生日

2022/9/26 来源:不详

今天上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举行90周年纪念暨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许智宏院士、洪德元院士、中国工程院盖钧镒院士、尹伟伦院士、曹福亮院士、原国际植物园协会主席贺善安先生分别发来贺电或题词,表示勉励和祝贺。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陈进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局周桔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华伟副院长、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秘书长黄宏文教授等出席会议。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薛建辉所长在大会开幕式讲话中,回顾了90年来几代植物所(园)人历经坎坷、矢志不渝,为我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历程。薛建辉表示,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暨南京中山植物园将担当起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科技创新与服务、植物科学传播与教育三大任务,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强所、融合发展新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再立新功。

在随后题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所长等26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将聚焦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植物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遗传改良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植物生态环境修复,植物园管理与环境教育等议题,进行为期2天的交流讨论,分享学术成果与成功经验,共同探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路径和对策。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外植物园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桥梁,共同推进植物科技创新发展和成果应用。

来自国内30余家植物园、科研院所和高校负责人,以及美国国家树木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等国际植物园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美国、俄罗斯、日本、匈牙利、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7个科研单位的代表等约人出席会议。

活动期间,还将先后举行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年度会议、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年学术论坛、江苏省中科院植物所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以及《嘉卉——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新书发布会暨嘉卉江苏植物研究所科学画展开幕式、嘉卉自然艺术论坛等学术和文化活动。

期间举行的相关活动

盆景园提升改造重新开放

南京中山植物园盆景园始建于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位于植物园中心区域、中山像旁竹林路。园中盆景大部分秉承海派盆景艺术风格,明快流畅、师法自然,具有金属丝绑扎、造型快的特点。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香港永隆银行伍宜孙老先生赠送给我园一批精美的盆景作品。我园一直对这批赠送的盆景进行悉心养护管理。

年,我园对盆景园进行了提升改造,以“锦绣盆景,如画金陵”为设计理念,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南京派的技法,对于盆景的陈列与摆放,也独具匠心。以白墙为布,盆景为花纹,编织出一幅幅优美的盆景画卷。将南京特色融入植物园,既可对地方文脉起到传承作用,也能引起游客的共鸣。

盆景园于十月一日开园,分为游览区、温室冬季保育区和生产养护区,展示余盆树桩盆景、水旱盆景、水石盆景等精美盆景,涉及40余种盆景植物。各类精美盆景与曲径回廊、洞门漏窗,共同营造出集展示、科普、娱乐为一体的新中式景观专类园,令游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蔷薇园提升改造重新开放

蔷薇园始建于年,占地平方米,年5月起,蔷薇园进行景观提升改造,种植了蔷薇科、木兰科、豆科等观赏植物余种,打造成集蔷薇科研究、栽培、观赏于一体的专类园,并于国庆开园。

景观提升后的蔷薇园,利用欧式景亭、水池、廊架构成的轴线,结合远处明孝陵、紫金山的借景,布局更加合理,景观层次更加丰富。月季种植区位于蔷薇园的中央,结合改造收集、展示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灌木月季、藤本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蔷薇、玫瑰等余种,中间有风格迥异的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月季品种区,东西两侧将不同类型的月季组合种植,另外,将珍贵的“恩钿女士”月季和蓝紫色系月季、蔷薇、玫瑰种植在同一块区域,以方便公众更直观地对比三者区别。每年的3到11月,各种花卉次第开放,争妍斗艳,月季、蔷薇、玫瑰姹紫嫣红,可谓满园锦绣,遍地芳菲,惹人流连。

新建江苏乡土珍稀树木园开园

江苏乡土珍稀树木园占地面积约平方米,规划收集、保存、展示江苏本土珍稀树木余种,包括银缕梅、南京椴、秤锤树等珍稀植物,园区由东向西,通过两处石拱门依次划分为乡土观赏树种展示区、乡土经济林果树木展示区和乡土生态树种展示区。该园通过江苏乡土珍稀树木向公众讲述江苏人民发现、保护和利用植物的故事。

该园于年5月动工改造,目前已引种栽培了10种70株珍稀乡土树种,分别为马尾松、红毒茴、大叶冬青、蓝果树、木荷、金钱松、天目木兰、浙江楠、秤锤树、银缕梅,其中后5种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后续将继续引种和培育,将该园打造成江苏珍稀乡土树种最全面的专类园区。

食虫植物展

食虫植物,是指能够诱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能够分泌消化液将其消化以补充自身养分的植物。食虫植物的大部分猎物为昆虫和节肢动物,有些种类甚至可以捕获一些蛙类、小蜥蜴、小鸟等小动物,所以也称为食肉植物。

食虫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生长于缺少营养的土地中。恶劣的生长环境迫使它们进化出了特殊的本领,可以通过捕食昆虫等小型动物来为自己补充营养。目前全世界发现并确定的食虫植物有种以上,其中比较常见的种类有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茅膏菜、捕虫堇等。

为了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类奇特的植物,同时也为了响应年全国科普活动日的宣传,我园于9月16日起,常年在植物博览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热带植物宫一楼大厅举办食虫植物展,共展出5大类、种食虫植物,现场通过假山、喷雾,搭配凤梨、海棠等植物形成精致美妙的食虫植物景观。

多肉植物展

多肉植物展于10月1日至春节期间在南园多肉多浆温室开展,集中展示余种珍贵的多肉多浆植物,并通过巧妙的组合打造出多种特色多肉组合盆景。

此次多肉植物展,不仅有色彩丰富的多种景天科多肉,还有一些重量级珍稀多肉植物:如世界一级濒危植物、年龄超百岁、花开胜牡丹的龟甲牡丹;形似灯笼的世界一级濒危植物花笼,一年开4-5次花,星星点点甚是热闹;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下生长寿命可达0年的濒危植物百岁兰;还有花纹像印章的番杏科的生石花、玉锥花,黄色、白色的花灿然绽放,耀人眼目。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年全国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获奖作品展

“自然笔记”一词引自美国学者克莱尔的《大自然笔记》一书,其本质是图画与文字结合形式的自然观察日记。自然笔记活动鼓励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理解力,使其与自然世界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年全国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国儿童中心共同举办。南京中山植物园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积极组织华东赛区作品初步评选及报送工作,并于今年6月份荣获自然笔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然笔记,同时也为了响应年全国科普活动日的宣传,我园于9月18日-10月31日,在植物博览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热带植物宫一楼大厅集中展出40幅大赛获奖作品,进一步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热爱和保护自然。

南京中山植物园“历史与当代”园景图片展

南京中山植物园前身为建于年的“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植物园背倚紫金山,面山临湖,傍依多年历史的古城墙。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又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植物园现保存活植物余种(含品种),拥有馆藏植物标本70余万份,设有专类园区19个,含中国首次依循Bessey分类系统建成的植物分类系统园、中国首座盲人植物园及年提升改造的盆景园和蔷薇园。近年来,除了专类园区,一批特色景点也已成功打造:樱花大道落英缤纷,爱情隧道优美静谧,紫薇路姹紫嫣红,绣球玉簪园花团锦簇,石蒜繁花似锦,月牙堤色彩斑斓。

本次展览将于10月18日-11月18日,在植物博览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热带植物宫二楼大厅,展出从过去到现今40余张园景园貌照片,生动再现植物园9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当代的建设成果和优美景观。

南京中山植物园与美好生活科普展

所(园)在喜迎九十周年华诞之际,我园将于10月18日-11月18日在植物博览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热带植物宫二楼大厅,举办“南京中山植物园与美好生活科普展”,以期让广大公众了解植物所(园)与人类生活的关联,以及在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方面所做的独特贡献。

植物园是人们认识大自然及探秘植物世界的窗口。自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开放以来,我园一直把科普教育作为重要使命。是国内最早开展科普教育的植物园之一,年即跻身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提升公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植物园作为中、北亚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在植物保护、植物分类、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植物化学、植物大气环境生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看完展览,您会惊喜地发现:油橄榄、板栗、碧根果、蓝莓、黑莓、中山杉、草坪草、鸢尾、石蒜、甜叶菊……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常用或常见的植物及其产品,竟然都与这个我国第一座植物园密切相关。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简介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前身为建于年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建于年的“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年在原址恢复重建,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年起,实行江苏省与中国科学院的双管共建体制,定名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