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宇宙与美学千年丨日本庭园的艺术

2024/10/16 来源:不详

说起日本文学,《源氏物语》是绕不开的一部著作,它诞生在繁荣昌盛的平安时代,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对宫廷贵族生活的细致描摹、对文中人物复杂情感的精心刻画,使得它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今,我们也可以透过千百年时光,从字里行间看见细渺幽深的日本庭园之美。

书中记载了在一座庭园中将四季景观特色全部呈现出来的方法——

六条御息所的庭园根据中国风水学被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季节。

南面的夏园中,一道清泉流淌其中,驱散炎炎暑意。北边的冬园里,松柏林立,新雪覆盖之下更显苍劲。春园和秋园,遍植繁花与红枫,美不胜收。

日本的庭园艺术由来已久,不仅能够将变换的四季装进小小的庭园之中,还能够自如地用狭窄的方寸之地呈现出森林和幽谷的自然之美。

今天就来聊一聊日本庭园的艺术与故事吧。

01神圣与世俗

现代日语中的“庭园”(teien)一词,是由表示“庭”(niwa)和“园”(sono)的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

简单来说,“庭”是指铺有砾石的空地或土质区域,用于举行典礼等活动,而“园”是进行种植和灌溉的地方。

日本庭园的艺术扎根于这样两种风格:干净整洁且铺有砾石、具有神圣性的日本本土传统风格,以及造型独特且植被丰富、带有世俗性的非日本本土风格。

斗转星移,日本庭园游走在神圣与世俗间,使徜徉其中的人们享受到作庭美学与深刻哲思相结合的美妙瞬间。

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作庭也是一种技艺。

用语言来打比方的话,园林艺术家们就好比是在根据一整套语法以具体的形态来表达某种理念。

这种作庭语法的基本构件或“词汇”是石头、植物、水和石灯等元素,而语法则是对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运用法则,借以创造出具有平衡感且令人赏心悦目的庭园风格。

说到作庭,最重要的莫过于作庭元素了。

岩石组成的石组可以代表山脉、瀑布和波涛汹涌海洋。

对不同种类的树木和灌木加以修剪就可以表现出山坡、草地和溪谷等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

堆起的土坡可以被塑造成小山,修建水道可以将水引入园中,形成小溪、池塘和瀑布。

由篱笆和墙壁构成的框架轮廓也是重要的作庭元素,它们是庭园景观的边框,使整个庭园就像是镶在画框里的一幅画作一样。

围栏也常常用来遮挡住部分景色,通过开合来变换视野,游客若想更好地欣赏到围栏后的景色,就只能变换位置,改变视角。

“进入式”庭园中的路径和桥梁也是常见的作庭元素。

路径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可以遵循设计者的意图,按照既定路线引导游客观赏庭园,让园中美景如画卷般在游览者面前依次展开。

庭园中还常用装饰元素,如石灯笼、洗手钵、花卉、锦鲤以及并不经常出现的小船等,这些装饰元素为庭园增添了色彩和趣味。

虽然庭园设计源于自然,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对自然的诠释而非复制品:它不失天然却并不荒蛮。

对于造园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让庭园景观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展现出不同风格的美,一年四季,时移景异。

一起来欣赏日本庭园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吧。

02平安神宫///京都

平安神宫建于年,以年第三次重建后的大极殿为原型(但规模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是为了纪念迁都平安京一千一百周年而建。

它的宫殿宏伟壮观、色彩绚丽,周围环绕着精巧的庭园,让人们得以一睹平安时代寝殿式建筑的独特风韵。

△平安神宫布局图

神宫内的大极殿、白虎楼、苍龙楼以及其他两栋建筑通过檐廊相连,整体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从南面两层构造的应天门便可进入。

大极殿后面的本堂是为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而建,大极殿的前面是两个砾石庭园,围墙环绕的建筑群周围是四座彼此相连的庭园。

这里的建筑采用中式风格,碧瓦红柱白墙,非常夺目。

大极殿前的开阔庭园铺满了白色砾石,左边是白虎楼。

四座相连的庭园中的三座(西神苑、中神苑和东神苑)由明治时代著名的园林设计师小川治兵卫设计,方便访客们在祭拜之后漫步赏景。

西神苑以白虎池景观最具特色,池畔种有垂柳和垂樱,6月间池塘边的二千朵鸢尾花便会开放。

从西神苑有一条小路通向中神苑,小路两边绿树夹道,一条小溪与小路相伴延伸,一直流入中神苑里的苍龙池。

苍龙池里石岛众多,也有鸢尾花点缀其间,但与白虎池中的鸢尾品种不同。

池上有一座著名石桥卧龙桥,是用踏脚石铺成,看上去就像龙脊一般。

据说,站在桥上看着池塘中白云的倒影,感觉就像骑着巨龙遨游于天空之中。

庭园里几座池塘彼此连通,遥相呼应,池塘边鲜花绽放,草木葱茏,各种水生植物也是生机勃勃,给池塘平添了几分优雅的神韵。

东神苑围绕着栖凤池而建,最吸引人的景观是一座桥殿,名为泰平阁,桥上有凤凰雕饰。

桥中间的亭子和西岸的配殿是年从京都御所迁来的,建筑风格很像平安时代寝殿式垂钓亭。

从池塘对面看,配殿和桥殿呈现出了传统寝殿式宅邸和庭园的风格,栖凤池四周种满了枫树和灌木胡枝子。

另一座南神苑,又名平安神苑,建造完成于年,园中种植了许多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中提到的植物,还有一棵著名的垂樱。

这座宏伟的神宫由彼此连通的池塘水道贯通始终,人们沿着林荫小路漫步时,可以随时欣赏水上风光。

这里百花争艳,灌木茂密,树木葱茏,无论春夏秋冬,景色各不相同,时移景异,闻名遐迩。

03金阁寺///京都

京都的金阁寺是年由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建造的私人住宅,后来被改建成一座禅寺。

这座精美的三层建筑坐落在一座洄游庭园中,庭中景观以池塘为中心,池中有大小十座小岛、一处龙门瀑景观和一间茶室。

金阁寺布局图的左上方是镜湖池,右边山坡上便是夕佳亭茶室。

这座金阁将中国宋代建筑和日本本土建筑风格相结合,兼收并蓄,美轮美奂。

金阁所在的位置以最佳视角欣赏池景,饱览西边群山风光。

这片山位于京都北部,在庭园建造时用作借景,既为庭园提供了绝佳的背景,又起到了延伸景观的作用。

金阁的第一层是用未上漆的木头和白灰泥建造的,用来接待客人,也可从此处登上中式画舫泛舟池上,就如同平安时代的泛舟会一般。

第二、第三层都覆盖着金叶,金阁也因此得名。过去,金阁是主人参禅礼佛的地方,也是与亲朋好友品茶或与幕僚议事之处。

足利义满在天堂庭园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了金阁寺庭园,整个庭园围绕一片池塘而建。

池畔种着灌木和修剪过的树木。这些树木距离金阁很近,又是庭园的前景,故而选取的都是树形矮小的树木。

树形稍高一些的树和灌木则在池塘对岸,是庭园景观的中景,再往后是更高大的树木,作为背景,再加上远山作为借景,整个园景便显得更加开阔。

背景中的一座山是衣笠山,“衣笠山”这个名字据说是跟来访京都的一位天皇有关,因为这位天皇想看雪景,便命人在山顶挂上了白色绸缎。

沿着小路会来到另外一处池塘——安民泽,这个池塘在镰仓时代初建西园寺宅邸时是庭园中的主要景观。

这座庭园中有一处龙门瀑景观,是仿照天龙寺枯山水瀑布的样子建造的,但与天龙寺的枯山水瀑布不同,金阁寺的这处瀑布是真正的流水瀑布。

瀑布底部的一块大石头代表一条试图跳跃龙门的鲤鱼。根据中国古代传说,鲤鱼若能跃过龙门则会变身成龙,禅宗借此喻指参悟佛法,修成正果。

04高桐院///京都

高桐院是禅宗大德寺下属的一处分院,环境清幽,是京都为数不多的可以坐在木廊上欣赏园景的寺院之一。

通往寺庙入口有一条长长的天然石路,它让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迈入宁静之地。

许多游客来到大德寺都是冲着另一座分院大仙院去的,而高桐院就在通往大仙院的小路旁。

高桐院由细川忠兴(-年)创立,他是桃山时代著名的大名和军事领袖,曾先后效命于织田信长、丰成秀吉和德川家康。

年轻时,细川忠兴跟随著名的茶道大师千利休学习茶道,并成为“利休七哲”之一,年千利休被丰臣秀吉下令切腹自尽时,细川忠兴继承了这位茶艺大师的一些最珍贵的藏品。

因一直对禅宗和茶道有浓厚的兴趣,细川忠兴于年建立了高桐院,年在高桐院建造了松向轩茶室,这是一间两叠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是按照千利休最喜欢的风格建造的。紧挨着松向轩的书院式茶室,名为蓬莱。

沿着一条长长的石径便可进入高桐院。

主楼(客殿)旁边的南园建于江户时代早期,主要由枫树和苔藓组成,可以清晰反映季节的变化。

石径两旁枫树婆娑,青苔葱翠。这座青苔密生的庭园古朴素雅,位于主殿南面,庭中立着一盏石灯笼。

这座庭园最著名的景观便是秋日如火如荼的红枫。

高桐院茶庭的露地是用天然踏脚石铺成,路两边是密生的竹叶草。

这盏镰仓时代的石灯笼是千利休的钟爱之物。从背后看,能明显看到被故意损坏的痕迹。

当丰臣秀吉得知这盏美丽的石灯笼在千利休手中时,便试图占为己有。为了防止灯笼被夺走,千利休打坏了灯笼边缘的一边,使其不再是丰臣秀吉所钟爱的完美状态。

千利休死后,这盏石灯笼被送给了细川忠兴。这位大将军因修习过茶道美学中的“侘”(wabi,自然、朴素和不完美),并不追求诸事尽善尽美,于是他便将另一边也打坏了。

茶庭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洗手钵。

这座洗手钵所用的石头是从朝鲜王宫运来的,将石头掏空后制成了洗手钵。

细川忠兴非常喜欢这个石灯笼和洗手钵,所以每次去觐见幕府将军的时候他都会将它们带到军事首都江户。考虑到这两件物品的重量和当时到达首都所需要的时间,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公众对高桐院及其茶庭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