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创新落实河长制高质量促进河长治
2023/6/6 来源:不详柯家桥秀湖公园全景
污水处理厂
智慧河长系统
璧南河摄/曾清龙
璧山有“三河”: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
在河长制的治理下,目前,这3条河流都已做到了“河长治”。
璧南河曾是这“三河”中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河,如今,这条河出境口的水质总体指标已较为稳定地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流域的93个水质监测断面也全面消除了Ⅴ类及以下断面。
目前,璧山不仅“三河”做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上,辖区内的95座水库、口山坪塘、余亩养鱼池等自然水体也全面达标。
年,璧南河获评全国10条、重庆市唯一的“最美家乡河”。年,全市打赢碧水保卫战攻坚现场会在璧山召开,璧山治水经验再次向全市推广。近年来,璧山已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19张“国字号”名片。年,又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水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城市”。
璧山是如何用河长制促进“河长治”的?
1“树状图”河长制责任体系的创新
璧山在落实河长制中,创新了“树状图”的责任体系。
何谓“树状图”?就是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总河长的“树”,35名区级领导担任主要河流河长的“杆”,余名由部门和镇街道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枝”,由0多名干部担任库长、塘长、泵长、口长、点长的“桠”,点对点地“绑定”到全区余个污染点源上。
这“树状图”的责任体系,真正保证了河长制责任到人、具体到点。
为了确保河长制这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不断“枝桠”,璧山在全市率先创新开发“智慧河长”系统,率先推行“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水、治水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硬核措施,确保了河长制落地落实。
璧山投资约万元,开发了全市首个市区一体化水污染防治及智慧河长大数据融合应用平台,这也是全市首个“三融”(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五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体系。这一系统实现了对全区余个污染点源的精准管控,通过专人巡查、扫码签到、坐标定位、查看轨迹等方式,避免了“闭门填表”、弄虚作假现象;实现了任务实时交办,把发现问题、交办问题、问题整改完成全流程在“智慧河长”系统上实现,做到闭环式科学高效治污。同时,实施了全市最严格的在线监控,在“三河”干流交界断面、所有污水处理厂、部分企业等重点场所领域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在线监控系统,确保实时精准监控。目前,璧山开发的这一系统已在全市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璧山还建立实施了生态河长制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生态河长工作“一票否决”制,将全区69个部门和15个镇街一并纳入河流水质考核,区内媒体定期公布河流水质情况,强化群众监督。加强了常态化督察暗访,整治进度通报制、督察督办制、联席周会制等制度;建立起各镇街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考核奖惩机制,设置镇街交界断面和水质目标。每月凡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考核要求的,奖励镇街10万元,反之则扣减镇街财力10万元。
“树状图”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一张大网,把河长制的责任真正落到了实处。
2从“制”到“治”落实河长制的核心
“这‘树状图’的责任体系落到实处的核心是从‘制’到‘治’。”璧山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璧山是如何“治”的?
截污堵源,这是璧山治河的第一招。
璧山以铁的手腕,对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对涉水企业进行治理。对璧山工业园区内和城镇建成区外生产涉水企业的外排水,按照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执行,对未达标排放或未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限期整改达标。目前,全区已关停家,整治家。并对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和保留的涉水企业全部安装流量计,对主要特征因子实施在线监测。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所有排入河流的水都达标,这是璧山截污堵源的最有效的一招。
璧山在全市首推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出水标准最高达地表水Ⅳ类。通过“拆小并大、管网延伸、优化处理工艺”等方式,对全区42个污水处理厂(站)进行提标改造。建成了全市唯一出水主要指标达地表水Ⅳ类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量达10万余吨,占全区每日实际处理生活污水的90%以上。同时,高标准新建、升级改造了57座污水处理厂(站),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场镇和农村居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自年以来,璧山又花大力气对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整治。目前,已总计投入约30亿元,分3批次改造和修建排水管网余公里,有效地实现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
璧山还在全市率先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打造“水下森林”。
总面积约平方米观音塘湿地公园湖区,已构建起沉水植物—底栖动物—鱼类—微生物的完整水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加快了污染物的去除与吸收,提高水体自净功能,使水体清澈见底,呈现“水下森林”与“水下草原”的奇景。目前,观音塘湿地公园湖区生态系统现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其总氮、总磷、氨氮、COD、BOD5、叶绿素等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体透明度大于1.5米,清澈见底。
在水生态修复中,璧山还在璧南河下游约10公里河道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水质治理,现已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璧山还从面源上进行水生态修复,在全区95座水库、口山坪塘里,栽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重新构建水生植物群,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在“三河”流域干支流栽种苦草、水菖蒲、鸢尾、灯心草等水生植物余公里,对污水进行“吸污消化”处理。同时,采取“以渔治水”的抑藻措施,在城区河段放养鱼苗。
另外,璧山还进行了面源污染的治理。
璧山在全市首创“冬水田”和“生态湿地”模式,巧治农业面源污染。“冬水田”治污模式是利用秋收后闲置的冬水田,构建生态缓冲区,吸附分解氨氮总磷,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全区共建设“冬水田”1.6万余亩。
璧山在全市首创的生态湿地的面源污染治理方法,是通过在种植基地下游修建数个梯级小水池,在水池里种植再力花、常绿鸢尾等水生植物,逐级沉淀吸纳污水,对水质进行净化的同时,也打造出生态湿地观赏性景观。目前,全区已建成多个生态湿地,共计余亩,有效消纳和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
以“治”为核心的水污染、水生态治理,使璧山的河长制实现了从“制”到“治”。
3“河长治”促进璧山高质量发展
璧山无大江大河过境,过去人均水资源量仅立方米,资源性、工程性缺水一度十分突出,属于典型的丘陵缺水地区。河长制带来的“河长治”中,璧山秉持“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理念,大做治水兴水文章,大胆尝试打造“活力水城”。
首先是想方设法补充河水。璧山将全区6座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引入“三河”流域进行生态补水,实现每日补充约10万立方米生态基流。
为使补入河流的水达标,璧山在全市首创了在污水处理厂出水端配建生态湿地,对未达到地表水标准排放的尾水进行净化后作为生态基流补充入河的方法。在日处理吨以下的30座镇街污水处理厂出水尾端,按照每立方米污水配建5平方米生态湿地的标准,共流转土地余亩用于生态湿地建设,采取“九宫格”形式修建,污水从“九宫格”上入口处进入,经“回旋针”的形式流经整个“九宫格”湿地,一级一级进行生态消纳。每块湿地栽植再力花、常绿鸢尾或水生美人蕉、睡莲等3种以上水生植物,充分利用湿地基质组合、湿地植物组合、微生物组合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净化水质。
通过生态湿地的再处理,所有镇街污水处理厂出水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以上,接近或达到地表水功能要求,实现了镇街污水厂尾水安全、生态排放。
与此同时,还利用废弃矿洞水,每天增加近3万立方米的生态基流;采取同心水库调水、铜罐驿提水工程等方式,增加璧南河生态基流。
中水回用,为“河长治”找到了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
在破解缺水难题中,璧山在全市率先启动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开辟“第二水源”。近年来,璧山已先后投入1.52亿元,分批实施城区中水回用一期、二期工程和城区外13个镇街的中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再生水回用工程13处,中水处理设计规模近19万立方米/天,使回用率达50%。
目前,中水已大量用于璧山的工程车辆清洗、道路冲洗、市政环卫、园林浇灌用水、景观用水、空气除尘、河流补水等,有效替代自来水。
而生产1吨可利用的中水,实际投入不到1元,相比工业用水价格与污水处理费用,每吨可节约3.72元,全区一年中水使用量可为财政节约水费余万元。
“河长治”的效益,以百亿治污损失换来千亿级绿色产业上。
璧山在治污治水中,相继关闭污染工业企业家、养殖场家后,工业产值丢掉了亿元。但同时,绿水青山又换来了绿色产业的发展,转型升级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上,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如今,比亚迪、康佳等一批引领性项目落地璧山,智能制造、高端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形成了亿级绿色产业集群。
河长制促进了璧山的“河长治”,“河长治”加快了璧山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
赵童王琳琳图片除署名外由璧山区水利局提供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