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Hope第17期绘画的世界里没
2025/5/16 来源:不详“ArtIsHope”小小艺术家画展第17期,这个栏目初衷就是鼓励父母去听孩子讲“画”,开启一种亲子间的(新)的沟通方式。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父母不应该用好坏来评价,而是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要讲述的内容。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更准确地说: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够明白的。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这个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见,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了。但是,随着”ArtIsHope”栏目的进行,最近听到好多妈妈因为知道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就变得过于热心,开始喋喋不休地询问孩子。
但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听画”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至少,在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发问,也不要去指点孩子这个该怎么画,那个该怎么画。比如对于2-3岁的孩子,看完她画的画,可以问“这是什么”,听听孩子给她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思,而不是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些问题超越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留待孩子4岁以后再问。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请尽量根据孩子的发展过程因材施教吧。
现在邀请在看画的你,放下“画的像不像,技巧好不好”的限制,尝试纯粹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来听听孩子们讲“画”吧。
01
乾乙墨宛宛5岁3个月甘肃兰州《相互帮助的宝石蚁王》
宛宛说:“这次画的主题是鸢尾花,你看在鸢尾花中用线条连在一起的都是有翅膀的宝石蚁王哦(孩子眼里的蚁王都是有名字的,和人一样鲜活的生命哦)。地上的蚁王它正在鸢尾花丛中找食物,因为他们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帮忙的呀,所以所有在这跟线上的宝石蚁王都在帮它呢。花丛中还有小蜜蜂和小蝴蝶也在飞呀飞呀飞呢。”
妈妈寄语:希望宛宛能一直开开心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永远是妈妈独一无二的宝贝。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分别心,宝石蚁王,蜜蜂,蝴蝶,鸢尾花,所有不同种类的生物都可以在一起玩耍、觅食、相互帮忙,这也许就是一种“合一”吧。因为不把自己与世界万物切割为一分为二的对立,也不把自己的内在切割得七零八碎相互争斗,所以,一种整体合一的视角让孩子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宛宛的画中宝石蚁王之间用细线联结着,作为一个整体它们相互帮忙觅食,这就是一种整体合一。“合一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分离才会造成冲突”,这么一个朴素的道理,孩子不需要教就会运用。这,也许正是值得我们大人深思反省并学习的地方吧。
5岁的宛宛已经到了渐渐明白各种事物各自具有的特点,比如海水是蓝色的,河水不是蓝色的;也逐渐明白了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脖子下面是肩膀,肩膀两边长着手臂,因而不会像3、4岁的孩子一样直接从脑袋上画出手来。同时随着年龄再增长一些,5、6岁的他们会越来越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而且试图在绘画的时候去表现出这些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从原来一纬空间的并列表达方式,转换至二维空间的表达方式。
比如宛宛画中就会看到同一水平线上长出了高矮不一的鸢尾花,在地上匍匐觅食的1只蚁王与其他帮忙的4只飞舞的蚁王是一种上下的关系,同时还有高低起舞在花丛中的蜜蜂、蝴蝶。
当然,毕竟宛宛才5岁3个月,显然不能够把事物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在绘画里表现出来,秩序井然的画面感肯定是经过老师很多的干预的,但是里面相互帮忙觅食的蚁王们这个画面却一眼可以看出是孩子自己彼时彼刻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因为是孩子真实的情感流露因而流动着爱。而这个点恰恰就是这幅画中最让人感动最出彩最大师的地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画不是用看的,是用“听”的,所以请一定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吧。关于这点很欣赏孩子的妈妈Emma,她在收到约画邀请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现在不在家,等我回家仔细听听孩子给我说这幅画,我很惭愧都还没有仔细听过她讲这幅画呢。”
同时在听完孩子讲“画”后妈妈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太严厉了,在妈妈眼里已经画的很棒的画孩子还会觉得自己画的不够好。这样的一个反思的意图给妈妈带来很多的深度思考,未来无形中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会体现出来。
而孩子画中所体现的那种蚁王之间的相互帮助,不同生物之间相互融合的合一和谐,也许与妈妈的感恩之心有关。宛宛妈妈Emma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于公婆的感恩之心,因为Emma是个医生,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如果没有公婆的全力支持让她无后顾之忧,她甚至无法专心工作。
感谢宛宛用她的视角画出的朴素的道理:合一因而和谐,分离因而冲突。感谢宛宛妈妈Emma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呈现的“感恩之心”,它和“坚强的意志”应该是人类所获得的最高的两个奖赏吧。
下次,当你想说自己才5岁的孩子所画的形象奇怪可笑时,不妨记得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尊重她们这个阶段把感兴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的特征,并仔细倾听孩子讲“画”吧。
02
妞妞6岁西安《柳树小鸟和蜂窝》
妞妞妈妈说:刚看到这个柳树时是挺排斥的,这个排斥就是因为心里头有点儿难过,觉得怎么这么素呢?怎么不涂颜色呢?会疑惑是不是妞妞最近犯懒了不愿意涂色了呢?
但仔细下来再看,就会觉得这可能就是孩子现在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她的画面会出现层次感,然后她是在用这种层次的区别去替她表达重点在哪里,然后她觉得重点的部分她就会上色。树上的小房子,房顶是红的,房屋的主体是粉的,如果在以前妞妞是不会这样处理的。以前妞妞画一个房子,要么屋顶是一个浓重的颜色,下面是另一个浓重的颜色,要么就整体都是一个颜色,她不会像现在这样拿两种渐进的颜色拼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她一个特别大的进步。然后还有这个树干的画法也变了,现在树干从底下最粗越到上面越细,如果是以前的画妞妞画树要么就是细细的一根线,要么就是一根粗不粗、细不细的直直的一根,压根不管哪里该拐弯儿,但她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