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她有着诗意般的声音

2022/8/8 来源:不详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来自美国的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

她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露易丝·格丽克其人是谁?她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在美国,她是当今诗坛耀眼群星中夺目的一颗,也是狄金森、摩尔、毕肖普之后,当下最杰出的美国女诗人。

中国的不少诗人们认为,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格丽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选择。“哪怕将诺奖得主中所有的诗人放在一起,格丽克也毫不逊色。将这份荣誉授予格丽克是对经典文学价值的重新确认与回归,也是对文学传统的肯定。”

“必读的诗人”

年,露易丝·格丽克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开启个人的诗歌之路。

至今,格丽克著有十余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证据与理论》,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她曾获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各种诗歌奖项,—年成为美国桂冠诗人。

格丽克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7岁因厌食症辍学,开始为期7年的心理分析治疗,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小组学习。年开始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创作。现居麻省剑桥,任教于耶鲁大学。

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自《阿勒山》开始,她的每部诗集都是精巧的织体,可作为一首长诗或一部组诗。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露易丝·格丽克的作品在国内并不多见,目前已推出了她的两本诗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这是诗歌本身的胜利”

格丽克是继鲍勃·迪伦之后,本世纪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诗人。

中国诗人王家新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格丽克是完全公正的,她值得被诺奖嘉许。在他看来,格丽克专注于自然与诗歌的互动。“她的语言非常朴素,她全部的生命、情感和激情都凝聚在对大自然的书写当中。在某些方面,她与艾米丽·狄金森非常相似。”

“她最大的特点在于美国文学传统,属于后自白派,但后期有所超越,对古希腊传统的运用和结合是其主要特点。”格丽克诗作中文译者柳向阳认为,“与美国其他诗人相比,格丽克是对古希腊文化的重视,这一点非常明显”。有意思的是,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也写道,“她从神话和古典图案中汲取灵感,呈现在她大部分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柳向阳接受采访时表示,“完全没想到她能得奖,但她绝对是实至名归。”正是由于翻译家柳向阳的出色翻译,格丽克的诗歌在中国诗歌界广为人知。

而对于再次授予诗人,王家新感到非常高兴,他将之视为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在这个意义上,颁给格丽克无疑是个冷门,但这是诗歌本身的胜利。”

诗人李元胜认为,格丽克能从日常经验迅速拓展并深入到生命的意义这样一个终极命题,在她的诗作中,更多讨论的是出生与死亡、个体价值,这些都是永恒的命题,大多数诗人很难锲而不舍地挖掘这个方向。

诗人李少君同意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她的理由,“因为她无可挑剔的诗意之声,以朴素的美感使个体的生存普遍化”,这样的品质如今非常难得,情感洋溢于日常生活,平静的叙事蕴含诗意,她的诗歌,既有抒情,也有叙事,更有人生叹息,咏叹调一般蔓延于尘世。

寻找一把钥匙,理解她的诗歌

“我要告诉你些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

“仅仅两行,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翻译家柳向阳最初读到格丽克,是震惊,“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

从年初开始,柳向阳阅读、翻译格丽克诗歌,转眼就到十多个年头。对于格丽克诗作的语言风格,他这样表述:“总体而言,格丽克在诗歌创作上剑走偏锋,抒情的面具和倾向的底板经常更换,同时又富于激情,其诗歌黯淡的外表掩映着一个沉沦世界的诗性之美。语言表达上直接而严肃,少加雕饰,经常用一种神谕的口吻,有时刻薄辛辣,吸人眼球;诗作大多简短易读,但不时有些较长的组诗。近年来语言表达上逐渐向口语转化,有铅华洗尽、水落石出之感,虽然主题上变化不大,但经常流露出关于世界的玄学思考。”

“我受惑于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辩与从容的沉默。”多年来,格丽克秉持着这样的诗歌理念。在一次演讲中,她也如此说道:“从十多岁开始,我就希望成为一个诗人;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都必须学着忍受长期的沉默。沉默,我用这个词是指一个时期,有时长达两年……”

这无疑使得格丽克的诗歌带来了让人颇费思量的地方——即阅读的问题。诚如诗人李元胜所说,“她被公认为经典,但却不是为大众读者准备的诗人,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才能理解她的作品。虽然她的语句一点也不晦涩,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却有一定的门槛,这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感觉既惊讶,又高兴。”

格丽克曾在随笔中写下的这样一段话——“吸引我的是省略,是未说出的,是暗示,是意味深长,是有意的沉默。那未说出的,对我而言,具有强大的力量:经常地,我渴望整首诗都能以这种词汇制作而成……”

在译者柳向阳眼中,这是一把理解她的诗歌的钥匙。唯有找到这样的钥匙,格丽克这位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才能进入更多读者的视野。(工人日报记者陈俊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